今天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章内容

汉代灰陶罐

汉代陶罐主要是以粘土为原料,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摄氏1000度,胎质比较粗松,器物表面一般无釉或只涂有低温釉,陶器的颜色和陶土的成分以及烧成气氛(烧成气氛是指陶器烧成过程中,窑炉中胚体周围不同气体的含量及其比例)有一定关系,且陶土中所含的一定量铁的化合物也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控制还原气氛,是烧成中比较进步的工艺技术,在烧窑后期,因良好的还原气氛控制手法,使得该时期的陶体灰色浅淡而均匀,质地坚实耐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image.png
这件汉代灰陶罐是汉代陶罐较典型的一个造型,由2010年征集于康县云台镇,质地为陶,通高21.5厘米 ,口径9.5厘米,腹径17厘米, 底径9厘米。平底,侈口,长颈,鼓腹,瓶颈处有水波纹,罐身螺旋纹。


   来源:[康县博物馆]   
上一篇:2025年康县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

图片新闻

  •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