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民俗文化 > >文章内容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图/文 王淑娟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大集体生产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齐心协力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浇铸铧模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铁水汤汤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扣铧模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工地午餐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小憩时分
西汉水之畔的民间手艺――雍坝传统铸铧
歇工之后

农历腊月二十,纷纷扬扬的瑞雪中,我们一行来到康县北部西汉水之畔的太石乡雍坝村,专程拍摄这里的民间绝活——传统铸铧工艺。
一进村子,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幅久违了的宏大热闹的大集体劳动场面——机声轰鸣,炉火熊熊,男女老少,穿梭忙碌。搬铧、埋铧、取火倒火、打刨兆口、出铧、捡铧,一派热火朝天。
雍坝村的铸铧工艺始于明代,源源流长,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日夜奔流不息的西汉水源源不断为雍坝送来丰富的沙土,她宽阔的河床成为孕育这项古老手艺的摇篮。
铸铧工艺按铸造顺序分为备料、打铧模、铸铧、打磨四大环节,备料是铸铧的基础阶段,铸铧的主要原料有:绵沙土、废铁、焦炭、少量木炭、铅水等。设备主要包括:火炉、大小勺、柴油机、鼓风机等。打铧模是铸铧的起始阶段,也是整个铸铧过程的重要环节,时间长,劳动量大,铧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铧的质量,打铧模分为:打铧模、打铧芯子、墨铧模,扣铧模、背铧模。铸铧是整个铸造过程的核心,分为:坐炉、点火、进料、开沙窖、搬铧模、栽埋铧模、取火倒火、打刨兆口、出铧、捡铧等十道工序。
雍坝村的铸铧还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生产团结互助的特点,每到铸铧这个环节,全村男女老少便集中开展生产大会战。进料的、扬炉的、拨碴的、取火的、出铧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吃饭喝水在工地,一片热闹而忙碌的场景。
雍坝人还铸钟、磬、臼、铃、砧、火盆等各类器具,尤以铸钟最出名。今天,雍坝铧的品种已达30多个,产品销往天水、庆阳、略阳、宁强等省内外27个县,全村20余户铸铧户年产铧近20万片,铸造钟、磬等近千件,产值百万元,铸铧户人均收入2300元。


   来源:[康县博物馆]   
上一篇:康县土法造纸实现“非遗”保护
下一篇:【康县市级非遗】康县唱书

图片新闻

  • 热门信息